核心论文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发布时间:2015-01-26 11:54所属分类:药学论文浏览:1次加入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建立模拟药房或药店,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我校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的现状,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措施。通过优化实验内容、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建立模拟药房或药店,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高我校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核心学术咨询,药剂学实验,教学现状,改革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药剂学实验作为药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需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多元化、新颖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为今后的工作或科研奠定坚实牢固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药剂学实验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用人的需要[1]。
1我校药剂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校药剂学实验课共有72个教学学时,与理论课的比例为1:1,选用崔德福主编的《药剂学实验指导(第3版)》作为主要参考教材。目前共开展了13次实验课,其中两次实验课属于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8次属于普通剂型的制备(包括液体制剂、半固体及固体制剂的制备)、其余两次分别为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制备和设计性实验,实验内容可谓多元化,然而学生实验效果并不理想,这与我校药剂学实验存在的现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1我校药剂学实验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长期习惯并依赖于老师的"灌输式教学",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仍以传统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共50学时),而且部分验证性实验的处方太简单,学生很容易做,没有挑战性。此外,13次实验课中仅一次新剂型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未能体现药剂学科发展,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3由于实验课次数较多、内容跨度较大,导致部分实验课排在理论课之前,不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
1.4本课程实验课考核成绩占期末考核总成绩的30%,然而有部分学生抱着以后不进药厂工作或不做科研故没必要做实验的态度,不重视实验,常出现实验操作不规范,旁观,在座位上看其他书籍,实验报告普遍书写不规范,甚至照抄等严重现象。
1.5药剂学实验相关的仪器设备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为了适应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现提出以下几方面改革措施
2.1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突出良好的专业素养才能形成个体竞争优势,及时地为社会认可。因此,药剂学专业教师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并达到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熟练地掌握专业理论,并能有效地将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将各知识点处理好并运用自如、巩固和深化,如此才能够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1]。
我校为医学类本科院校,医学基础、临床知识以及其他与药剂学实验相关的知识都比较薄弱。换言之,药剂学教师仅有相关药学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联系实际生产工作、临床用药、该剂型的应用前景等,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2 合理安排实验时间,优化实验内容,以适应药剂学发展 药剂学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常见药物剂型的设计、处方分析、制备方法和质量检查。传统验证性实验大多是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剂型和处方按部就班的操作,限制了学生主动思考、创新的思维。因此,优化实验内容,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势在必行,具体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1调整验证性实验次数及内容。验证性实验是学生在学完相关章节的理论内容后,根据实验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和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果,进而验证所学理论内容,从而加深对理论教学的感性认识[2]。因此,以理论为先导,在学完理论课的基础上再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则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药剂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着眼于以理论为载体、基本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主导,进行实践性教学,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3]。针对我校大部分验证性实验都排在理论课之前的情况,有必要对其进行精简,仅保留原有的具有代表性的普通制剂的制备和专业技术性的实验[4]。例如,普通制剂的制备,可以将"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及"乳剂的制备"中简单的处方删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处方合并成一次实验,并将实验时间适当延长,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比较多类液体制剂的区别与联系,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对所学过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更牢固地掌握药物制剂配制的基本操作。
2.2.2 保留设计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实验,促进多学科交叉。如"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实验,以往本实验室都是购买的甲硝唑原料药作为主药,让学生自行设计处方和制备方法,由老师审核通过后再进行制备并完成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然而我校药物化学实验室以及药物分析实验室先后开展了"阿司匹林的合成"与"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相关实验项目,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学生自己合成的阿司匹林在药剂实验室进行制粒、压片、物理性质量检查后,再在药物分析实验室进行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这样做既可以将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更系统地掌握了阿司匹林的合成、阿司匹林片的处方设计与制备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而且在宏观上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药品生产和质量控制过程, 使他们意识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
2.2.3实行开放式教学。学生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来进行实验,一方面可以对实验课中失败的实验项目进行重复操作与分析,还可以对实验课上未做而学生又感兴趣的实验进行操作,比如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这一部分体现了药剂学科发展的前沿技术,学生深感兴趣,那么学生可与老师先交流,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老师从旁指导学生自行完成实验,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认真规范地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创新的思维以及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 2.3建立模拟药房或药店 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开放性实验所得的产品作为模拟药房或药店的药品,按照药房或药店的要求对其进行合理规范地分类摆放,并且由学生自己编写"药物说明书",包括药物的名称、剂型、包装规格、储存条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信息,如此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实验的积极性。
2.4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规范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书写 药品不同于其它商品,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要培养药学工作人员对药品质量的重要性,就要从实验室做起[5]。药剂学实验指导老师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相关规定,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认真执行。例如:每次实验课之前学生应该主动预习相关实验内容,对实验方法、试剂、设备都应有一个整体了解,实验步骤清晰;实验操作积极认真,善于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并注重团队分工协作;操作过程中试剂取用及仪器设备使用正确规范,并能及时清理台面;实验原始数据及时规范地记录在实验报告册上,不得任意涂改,实验现象特别是实验中发现的异常现象需详细记录;实验报告书写应格式规范、字迹清晰、内容真实详尽,操作过程可以用流程图简化,但实际称样量或量取体积要写进去;实验报告禁止抄袭,一经发现本次实验成绩作不及格处理等。学生每一次的实验成绩会根据上述规定进行综合评价,而不只是再根据实验报告写得好不好来评判。
2.5将实验教学跟药品生产的现代化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随着我校药学院的发展,将逐步加大实验经费投入,在保证基本教学设备的基础上购置一些功能强、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新型设备;安排药厂见习,供学生参观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另外可以购置多媒体教学辅助资料,使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学是药学专业药剂学课程学习的核心环节和重中之重[6]。我们要正确认识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在总结和借鉴其他高校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药剂学专业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使其真正服务于教学,提高实验课教学效果,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将使得我校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改观。
参考文献:
[1]蒋宏雁.药剂学实验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医学信息,2010(6):1607-1608.
[2]盛华刚,朱立俏.药剂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8):96-97.
[3]姚飞虹,喻莉萍,张辉,等.新建本科院校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及实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249-250.
[4]余巧.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现代阅读,2012(12):67-68.
[5]吕凤娇,吴洪.关于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探讨[J].海峡药学,2011,23(4):207-209.
[6]郭波红,高崇凯,金描真,等.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501-503.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