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学报医学论文投稿
发布时间:2014-06-10 14:14所属分类:精神医学论文浏览:1次加入收藏
《 新乡医学院学报 》创刊于1984年,是新乡医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723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1-1186/R,CODENXYIXEQ。本刊现为月刊,每月5日出版,大16开,每期80页,每期定价10.0
《新乡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新乡医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723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1-1186/R,CODENXYIXEQ。本刊现为月刊,每月5日出版,大16开,每期80页,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120.00元,邮发代号:36-145。栏目设制:专家论坛、专题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临床报告、护理园地、个案报告、综述、医学教育研究、名院.名科.名医等栏目。
办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推动医学科学研究,促进医学信息交流,报道以本校为主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成果,以及国内外医学新动态,为提高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工作服务,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及全人类的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和读者对象:本校以及全国医药院校、医疗机构的科研、教学、医务工作者。
编辑部对来稿严格实行“三审制”,稿件审定坚持质量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客观准确地判断稿件的价值。对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产出的研究论文优先发表。本刊曾多次荣获全国高等院校优秀学报奖和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奖,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esearchCenterforChineseScienceevalsuation,RCCSE)、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共同研发的国内外第一种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排行榜和权威、核心期刊指南—《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1—2012)中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1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1年加入中国期刊网,2003年以来连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现有专职编辑人员8人。李东亮:大学本科,教授,主编;刘鹤香:大学本科,编审;徐刚珍:硕士,副编审,期刊社副社长;李胜利:大学本科,副编审,正科级协理员;徐自超:硕士,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王燕:硕士,编辑,编辑部副主任;杨博:硕士,编辑,编辑部副主任;孟月:硕士,编辑。
编辑部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新乡医学院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453003。
新乡医学院学报投稿指南
《新乡医学院学报》(JournalofXinxiangMedicalCollege)是新乡医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2012年改为月刊,每月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4-723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1-1186/R,CODENXYIXEQ。本刊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继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重要数据库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中国医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等国内外权威性文摘期刊收录。
本刊宗旨: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推动医学科学研究,促进医学信息交流,报道以本校为主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新理论、新经验、新技术、新成果,以及国内外医学新动态,为提高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工作服务,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及全人类的健康作出积极的贡献。作者和读者对象:本校以及全国医药院校、医疗机构的科研、教学、医务工作者。栏目设制:专家论坛、专题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临床报告、护理园地、个案报告、综述、医学教育研究、名院•名科•名医等栏目。
文稿的内容与格式
医学论文应符合《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Uniformrequirementsformanuscriptssubmittedtobiomedicaljournals)。全文应包括文题、作者署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表和图及其说明等。具体要求如下:
1文题(Title)文题应顶格书写,简明、准确、醒目、有专指性,尽量省去“…的研究”,“…的观察”等无特定功能的词。文题中不应出现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元素符号、分子式等。
2作者(Authorship)
2.1作者署名作者署名置文题下,顶格排,多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作者姓名应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
2.2作者单位作者单位是指作者从事该项研究所在的单位,即提供研究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单位。作者单位置文题下圆括号“()”内,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自治区及邮政编码。单位名称与省、市、自治区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例如(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系,河南新乡453003)。
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应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并在其工作单位名称之前加与作者姓名序号相同的数字;各工作单位之间连排时以分号“;”隔开。例如:
韩英铎1,王仲鸿1,林孔兴2,相永康2,黄其励3,蒋建民3
(1.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北京100084;2.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湖北武汉430027;3.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辽宁沈阳110006)
3基金项目(Fundation)获得基金资助产出的论文应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并附批文复印件或证明信。基金项目名称应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以分号“;”隔开。例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
4作者简介(Briefintroductionofauthor)对文稿的第一作者,请按以下顺序提供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简历以及研究方向(任选)。在简介前加“作者简介:”作为标识。例如:
作者简介:陈尔佳(1963-),男,汉,广东人,助研,中国医学科学院,硕士,主要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
5摘要和关键词(Abstractandkeywords)
5.1中文摘要和关键词专题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临床报告、护理园地等栏目的文章均应附中文结构式摘要,综述、医学教育研究等文章采用指示性摘要或报道性摘要。摘要应简洁、明了,尽量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给出本文的主要结果(应有主要数据)和结论,一般不超过400字。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各部分连续书写。关键词3~8个置于摘要之下,关键词之间应用分号“;”分隔。
5.2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专题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等栏目文章的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和单位、摘要和关键词均采用中英文对照。
(1)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对应。文题首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删去所有非功能词,如“The”、“studyon…”、“observationof…”等。
(2)作者姓名应全部写出,姓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复名之间用连字符连接,如:ZHANGYing(张英),WANGXi-lian(王锡联),ZHUGEHua(诸葛华)。外国作者姓名写法遵从国际贯例。
(3)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词,包括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4部分,并与中文摘要对应。
(4)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words:”作为标识。例如:
Keywords:freeradicals;electronspinresonancespectrum;Liplidsperoxidation;exercise;Skeletalmuscle
6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为准。
7正文(Text)通常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4个部分。
7.1引言(Introduction)引言应简要阐述(一般不超过300个字)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时间等。引言中不应包括该研究的具体方法、结果和结论,不应进行详细讨论,可引用少量参考文献。
7.2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s)说明观察或实验对象(患者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的选择方法和标准;所用药物、试剂或仪器的来源和批号;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包括统计学方法)及实验步骤等。对已发表的但未被人们所熟知的方法,应简要描述,并提供参考文献;对自己创新的方法或改进部分应详细描述。
7.3结果(Results)按逻辑顺序用文字、图或表叙述该研究的结果。凡用文字能表达清楚者尽量不用图表,如果应用图表则在正文中不应重复图、表中的所有数据,只需强调该研究的主要结果。图题和表题采用中英文对照。
上一篇:华南国防医学杂志论文投稿
下一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杂志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