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医学杂志投稿安非他酮合并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
发布时间:2015-01-10 16:47所属分类:临床医学论文浏览:1次加入收藏
【摘要】 目的 探讨安非他酮合并个别心理治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4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安非他酮治疗组(对照组)、安非他酮合并个别心理治疗组(研究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
【摘要】 目的 探讨安非他酮合并个别心理治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4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安非他酮治疗组(对照组)、安非他酮合并个别心理治疗组(研究组),并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8周后HAMD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1年末随访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非他酮合用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安非他酮,起效快且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国家级医学杂志社, 心理治疗,安非他酮,青少年抑郁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青少年抑郁症正成为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功能。据国内的一项调查,中学生抑郁发病率高达42.3%[1],单纯抗抑郁剂治疗疗效确切,但复发率高,1年内可达40%~50%[2],而单纯心理治疗则疗效不佳。我们应用药物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10年3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心理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年龄14~18周岁,初诊,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前17项>18分,无严重的躯体疾病,排除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等。将4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安非他酮治疗组(对照组)、安非他酮合并个别心理治疗组(研究组)。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安非他酮150mg/d,清晨饭后一次口服,不合并其他抗抑郁药物,。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从第2周开始,每2周进行1次个别心理治疗,每次60~90 min,共5次,初期以同情、安慰、支持、理解和保证、劝导为主要内容,中后期以认知行为治疗为主,根据每个患者的个性特点和生活内容及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矫正[3]。重点找到患者对于人生、社会、家庭和人际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观念并进行矫正。每次心理治疗结束后,给患者布置家庭作业,使其在实践中逐渐树立新的合理的理念。
1.2.2 临床疗效评定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8末采用HAMD进行评定,1年末进行随访,了解其病情的复发情况。 1.2.3 统计方法 应用Stata7.0软件对数据进行χ2检验或t检验。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x-±s)
分组 入组时 治疗8w后
观察组 24.07±2.98 7.24±2.76 对照组 23.99±3.02 18.46±2.57
P >0.05 <0.05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对照组23例,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龄(16.0±1.1)岁;研究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15.8±1.2)岁;两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年病情复发标准符合入组标准。
2.2 2组治疗前后HAMD评定情况比较 见表1。对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前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后,2组评分都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且研究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2.3 2组1年内复发率比较 治疗1年末随访,对照组复发7例,研究组复发1例,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青少年抑郁症是目前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类疾病,是导致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正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它的发病原因除了遗传及生物因素外,还与社会竞争加剧、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弱等社会心理因素密切有关。
SSRI类已成为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的首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安非他酮的疗效是安全有效的;但据目前的资料,单纯药物治疗的复发率较高是有待解决的问题。心理治疗包括一般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和心理音乐治疗等。对心理治疗的疗效报道不一。本研究显示单纯药物治疗和合并心理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药物加心理治疗疗效更好,和其他有关成人抑郁症治疗的研究基本一致。但在达到一定的疗效后,单纯药物治疗组症状好转则较少,而心理治疗组在治疗6周和12周末症状仍有明显好转,提示治疗早期药物起主要作用,而达到一定效果后则作用不大,而持续的好转更依赖于有效的心理治疗。这也提示我们在治疗早期以药物为主,而中后期以心理治疗为主,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青少年如只用药物解决其情绪状况而没有提高其心理能力时,遇到一定的挫折仍会无法面对而产生负性情绪,这可能也是青少年抑郁症药物治疗易复发的原因之一。通过个别心理治疗不仅能缓解其当前的情绪,而且通过改善其认知行为模式,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从而能提高其解决问题和应对应激的能力,减少抑郁情绪的复发。这在本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以上研究表明,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是值得推广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2):103-105.
[2] Olsson GI, von Knorring AL. Adolescent depression: prevalsence in Swidish high-school student [J]. Acta Psychiatr Scand,1999,99(5):324-329.
[3] 王希林.对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治疗[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3):176-177.
上一篇:河套大学毕业论文发表
下一篇:药学期刊投稿米诺环素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